文献资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WDRI 西部发展研究院 -> 文献资料 -> 正文

加快宁夏红色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发布日期:2022-11-24 点击数:

宁夏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建立组织并开展活动的地域之一,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红军西征、陕甘宁边区革命活动为主线,革命历史遗迹遍布全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元。宁夏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努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其中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是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国家记忆、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载体。

一、宁夏红色文化建设概况

(一)政策法规保驾护航。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9-2022年)方案》《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部政策,吴忠市、固原市相继出台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从政策层面为红色文化遗产认定、保护、传承、利用及管理指明了方向。

(二)挖掘保护成果显著。2021年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80处和可移动革命文物2035件/套(2812件)。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景区、同心县红军西征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等被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红旗漫卷六盘山”精品线路和“金沙滩·山海情”精品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2021年发布2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圆满完成“百年答卷•与‘宁’同行”庆祝建党100周年宁夏红色旅游系列活动。

(三)宣传弘扬效果显著。2021年出版《宁夏红色文化系列地图》,收录和介绍全区72处红色文化历史纪念地,并通过“红动宁夏”微信公众平台推广电子版地图,彰显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成效。同年,党史文献部门编辑出版《追寻红色足迹丛书》《“石榴籽”故事丛书》《中国共产党宁夏历史大事记(1949-2019年)》等书籍,对宁夏红色资源进行深度研究整合。围绕宁夏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重大党史事件和典型事迹,制作拍摄党史专题片《初心铸就辉煌》、纪录片《红色记忆》。宁夏博物馆“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原创性展览“历史红流——陕甘宁边区盐池县革命文物特展”入选2022年度全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二、宁夏红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产业化程度低,全国红色文旅市场中存在感弱。从《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来看,宁夏虽然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并未上榜红色旅游热度省份前十,各地市在前五的热门城市中也无一席之位。同为“陕甘宁革命老区”,宁夏红色旅游“5A”“4A”级景区数量少,红色文化建设与陕西、甘肃还存在较大差距,红色旅游产业化程度低,红色文化资源对地区发展的贡献程度相对较小,在全国红色文化旅游市场中存在感弱。红色文化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整体起步较晚,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管理和开发利用仍然处于依赖政府投入推动的前期阶段。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资金扶持不够,距离井冈山、遵义、古田等地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反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尚有较大差距。

(二)区域协作不足,与西北红色旅游大环境整合度低。作为“陕甘宁革命老区”之一,宁夏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与整个大西北的红色旅游缺乏有效合作,整合程度较低。三省(区)虽于2019年签署《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作协议》,但红色文旅联动协作方面成效缓慢,跨省区的红色文旅精品路线数量少,“西北革命红色旅游联盟”平台利用不充分,“线路互通、游客互送、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格局尚需提升。

(三)活化利用不足,缺乏红色文化品牌记忆点。宁夏红色文旅景区并非全国红色文旅中心区域,与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遵义会议会址景区、延安革命纪念馆等景区相比,知名度相对较低,缺乏有记忆点的核心红色文化品牌。现阶段知名度较高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吴忠、固原两市,而其他三市的红色文化资源较为分散,甚至多数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宁夏红色文化系列地图》中共收录72处红色文化历史纪念地,但为人熟知的仅有六盘山、将台堡等开发较早的红色遗址,区域间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梯度特征明显。

(四)系统规划不足,尚未形成良性的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宁夏红色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尚在探索阶段,缺乏合理有效的系统规划。地区间发展规划不平衡,以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为核心的南部和东部地区红色文化发展规划较为完善,西部和北部则由于红色文化遗存分布零散且知名度较低,开发利用程度低。同时,没有有效规避全国红色文旅同质化问题,红色文旅线路、产品等开发未能与区域红色历史事件及“万里长征结束地”的特色高度结合,精品项目打造进度缓慢,当下仍多集中于纪念碑、纪念馆等静态观光模式。

(五)专业人才不足,红色文化发展缺乏强大的智力支持。红色文化建设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人才队伍,宁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少,人才结构不优,特别是熟悉本地文化情境的专业人才稀缺。缺乏红色文化研究专业机构,研究宁夏红色文化发展建设的高水平论文产出数量少。缺少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开发、创新等领域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关人才的引育、激励机制尚未健全。

三、加快宁夏红色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产业化发展,打响宁夏红色文旅“特色牌”。一是推进文旅融合,助力红色产业多元化。制定《宁夏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挖掘、整理多元红色资源,以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5A创建提升为核心,辐射带动西吉县将台堡、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乔家渠毛泽东长征宿营地等革命红色遗址遗迹保护利用,打造红色文化“联动带”和“集群带”,助推全区红色旅游经济发展。加快长征精神研学教育基地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相关项目建设,促进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二是提升品牌价值,打造红色文化精品IP(故事、形象、情节)。依托区内核心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统筹周边分散的红色资源,完善交通、指示牌、休憩站、景区管理处等公共服务设施,接续打造“研学+休闲+康养+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红色文旅空间”,聚合发力、提升品质。三是完善产业联动机制,打造红色文化全产业链。通过全媒体推广、全产业链互动,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激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让宁夏红色旅游、红色体育、红色影视、红色展览、红色演艺、红色文创“红”起来。

(二)加强区域合作,打响“陕甘宁”红色文旅联动“地域牌”。一是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营造良好合作发展环境。明确市场机制在红色文旅合作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推动”的方式开展区域红色文旅合作。区域各个城市协商共建科学合理、协调统筹的管理机制,成立“陕甘宁”红色文旅协调发展管理委员会,最大程度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合作壁垒,建立区域红色文旅合作发展长效机制,定期举办相关合作发展论坛。二是优势互补,构建红色产业“大区域”发展格局。持续强化“西北革命红色旅游联盟”平台作用,在《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作协议》基础上进一步签署《陕甘宁红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借助相近的精神内涵、相邻的地缘关系、便捷的交通网络、互补的产业资源优势,强化红色文旅区域深度合作,联合打造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构建红色产业“大区域”发展格局,使红色文旅成为联动三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黏合剂。三是协同三省(区)发展,开辟跨省(区)红色文旅精品线路。发挥宁夏地处陕、甘、宁三省(区)间“纽带”位置的地理优势条件,立足三省(区)间共通的红色文化历史背景和发达的交通网络,聚力打造“陕甘宁”红色文旅带,持续推进跨省(区)红色文旅功能区建设,积极打造跨省(区)“红色文化全景游”,形成“省(区)支撑、点段牵引、连线整合、系统推进”的红色文化发展新格局。依托大西北拓展红色旅游发展空间,扩大宁夏红色文旅影响力,最终实现宁夏红色文旅产业与西北红色旅游大环境有机融合。

(三)深化科技赋能,打响红色文化传承“创意牌”。一是灵活运用“网络+”,拓宽红色文化宣传渠道。依托主流媒体平台、官方网站、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多元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动态静态相补充、官方民营相配合,以文字、图片、视频、动漫等形式开辟红色文化资源专栏,创新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依托“我的宁夏”APP,拓展智能文旅功能,集中呈现宁夏红色事项、革命旧址、红色影像等资源,并提供红色景点介绍、线路攻略、全景直播等服务功能,努力建设年轻化、趣味化、互动化的红色文化传播平台。二是活化利用“数字+”,打造浸润式红色文化体验。借助光影技术,因地制宜在标志性红色文化遗址、建筑等地开展灯光秀;借鉴江西省“铁军出击”VR红色文化旅游体验中心打造经验,积极开发VR、AR体验产品,唤起老一辈的红色记忆,深化新一代的红色文化认同,打造“全年龄段”的沉浸式体验。三是深度挖掘“艺术+”,创造红色文化精品。在保护的基础上活化红色文化遗产,总结《红色记忆》专题纪录片成功经验,精选红色历史脉络中的经典IP(故事、形象、情节),打造文艺精品,通过音乐、舞台剧、影视剧、美术展等形式高质量讲述和传播“红色故事”。新时期红色文化弘扬过程中,紧抓消费者年轻化趋势,借助新颖的沉浸式剧本体验,以红色文化遗址为场景,开展党史故事演绎赛、红歌合唱赛、党史知识竞赛等多种寓教于乐形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红色文化传播。

(四)构建“红色文化+”模式,打响多产互嵌“融合牌”。一是“红色文化+生态整合”模式。借助红色文化与山脉、湖泊、河流、草地等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与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互嵌互融的优势,优化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乡村文旅资源与自然生态特征,发展休闲观赏、科学考察、康体疗养、体育健身等类型的红色生态游,丰富宁夏红色文化资源的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和时代特色,打造红色文旅与自然景观融合发展新格局。二是“红色文化+文艺展演”模式。深度挖掘革命文艺、革命故事、时代精神等非物质文化形态,重点抓好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历史题材。以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创新创造为主题的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依托自治区属国有文艺院团和地方骨干文艺院团,持续打造一批讴歌革命精神、反映时代成就、代表宁夏红色文化标识的高品质音乐会、美术展、舞台剧、歌舞剧、影视剧等。积极参与“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飞天奖、电影金鸡奖和中国艺术节、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全国重大赛事评奖活动,争取更多作品获奖,唱响宁夏红色文艺品牌。三是“红色文化+博物馆”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支持非国有红色主题博物馆开馆。整合区内各类革命文物资源,推出红色主题展,打造红色品牌博物馆;依托博物馆作为新时期教育、科普的前沿阵地,鼓励发展“游中学、学中游”的红色文化研学游、亲子游,建设红色文化多元保护弘扬先行区。

(五)建强人才队伍,打响红色文化建设“人才牌”。一是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作用。充分发挥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西吉县将台堡、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等作用,将六盘山干部学院作为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青少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夏令营基地,邀请红色后代讲述革命故事。二是加强科研团队交流。通过与国内各高校、研究所、研究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合作,举办各级各类红色文化知识竞赛,参与全国性红色文化研究论坛、学术讲座、成果展览等方式,扩大宁夏红色文化建设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激发多主体参与红色文化建设,提升红色文化理论科研水平。三是建设多元人才队伍。围绕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目标,制定“红色人才”培训计划,统筹推进宣传思想战线、文化文艺和红色旅游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业绩、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综合评价的红色文化人才选拔机制,制定差异化的人才激励策略,拓展宁夏红色文化建设多元路径。

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

《宁夏打造文化兴盛沃土对策研究》课题组

主持人:王歌

承担单位:厦门大学

韓国カジノ ポーカー © 版权所有